>>污水资源化利用
是指污水经无害化处理达到特定水质标准后,作为再生水替代常规水资源,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等用途。
有数据表明,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期,仅城镇生活用水就将增加250亿立方米。
资源型缺水的同时,我国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安全形势也十分严峻。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就是为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水资源困境。
明确目标:
>> 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京津冀地区达到35%以上。
>> 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污水资源化利用格局。
污水资源化利用主要涵盖三大重点领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农村污水。
不同类型地区的利用策略各不相同——
丰水地区以稳定达标排放为主,实施差别化分区提标改造和精准治污。
缺水地区优先将达标排放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就近回补自然水体。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国正在实施六大重点工程:
1)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工程
2)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
3)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工程
4)农业农村污水以用促治工程
5)污水近零排放科技创新试点工程
6)污水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
这些工程包括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消除收集管网空白区,提高污水收集效能。
在重点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海)口、支流入干流处等关键节点建设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工程设施。
选择严重缺水地区创建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创新试点。
再生水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居民生活、生态补水、农业灌溉、回灌地下水等。
举例如下:
在工业生产领域,火电、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项目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
对于生态补水,目前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良好,特别是COD、氨氮和总磷等主要水质指标能够满足或接近河道、湖泊等环境水体补水要求。
污水资源化利用需要科技支撑,对于水质监测管理,需要健全污水资源化水质全过程监测体系,逐步建立覆盖污水资源化全过程的风险防控预警体系,确保污水资源化安全利用。
污水资源化利用不仅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也减轻水体污染,保障生态安全。
曾经的“废水”正在变成宝贵的“第二水源”,已成为成为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三大水问题的钥匙。
聚创环保,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参考资料】
①浦东:攻坚污水资源化利用,助力城市绿色生态发展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5/09/18/1642355.html
②央广网|福建:完成9286个村庄生活污水治理 治理率达65%
https://www.cnr.cn/fj/gstjfj/20250920/t20250920_527369171.shtml
③《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
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1/11/content_5578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