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新业态、新风险不断涌现,例如:
1)网络订餐、直播带货等新消费场景衍生出配送污染、虚假宣传等问题。
2)散装液态食品运输、跨境电商进口等环节存在监管空白。
3)校园食品安全、农兽药残留等传统风险仍待根治。
《意见》直击痛点,瞄准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中存在的8个薄弱环节,提出21项具体措施,现归类为“四个强化”,并举例说明:
*建立散装液态食品运输准运制度,明确运输车辆准入条件和技术标准,核发食品准运证明,实行“专车专用”管理。
*制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动态禁止疫区及高风险食品流入。
*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农业农村部门的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与市场监管部门准入数据互通。
*农业农村、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建立健全食品贮存监管制度,协同监管。
*针对校园食品安全,要求教育、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制定食堂全过程管理制度。
*落实食品贮存主体食安责任,如生产企业、经营企业、运输快递企业、外卖平台等建立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实施食品贮存全过程记录等。
*强化属地食品贮存主体食品安全的监管;有温度等特殊要求的食品贮存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也要纳入监管。
*针对肉类推行肉类检疫电子化追溯,加强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
*针对校园食品,建立采购数字化平台,加强中小学校园膳食监督家委会监督。
*针对网络订餐等高风险领域,推动网络餐饮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可视化监管。
1)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整治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2)严格市场准入:上市前禁限用药物和易超标常规药物残留速测把关;注意批发市场入场查验和抽样检验。
3)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目录,强化舆情监测和应急处置。
1)散装酒类、食用油等液态食品运输车辆需符合专用技术标准。
2)推行电子联单管理,实时监控温湿度、运输路径。
3)交通运输部门发展智能化、清洁化货运车辆,保障装备升级。
1)对直播带货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问题信息监测通报和协查处置。
2)网约配送员需掌握食品安全法律知识。
3)网络订餐平台、餐饮经营者应强化培训。
海关、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农业农村部门协同构建:
1)口岸检疫→流通追溯→风险监测→源头评估闭环。
2)对跨境电商实施“清单式管理”,完善召回制度。
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意见》的出台彰显了国家以最严谨标准、最严格监管守护人民群众“舌尖安全”的决心。
【内容参考】
1.新华社|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https://www.gov.cn/zhengce/202503/content_7014544.htm
2.新浪财经|经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34523532869296183&wfr=spider&for=pc
3.澎湃新闻|食安前言: 如何构建全社会共治格局 筑牢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防线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30953396
如今,食安检测更侧重于“主动防控”。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才能实现企业效益与民众健康的共赢。
聚创环保,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检测产品和深度解决方案,与您携手,共同筑牢健康防线!